瑜珈可以練習什麼?(五)做自己= 自私?
Wang, Xu-Ya (Jelly)2020-04-24T15:46:55+08:00友人因為暑假不需要工作,因此要去一堂義大利和家人聚會。 友人:「我其實不想去。每年的寒暑假,我都想去自己想要的國家旅行,可是為了家庭聚會,我必須放棄飛去我想旅行的地方。」 [More...]
友人因為暑假不需要工作,因此要去一堂義大利和家人聚會。 友人:「我其實不想去。每年的寒暑假,我都想去自己想要的國家旅行,可是為了家庭聚會,我必須放棄飛去我想旅行的地方。」 [More...]
何謂「直覺」?直接從字面上讀是「直接的感覺」。在 MBA [More...]
課後,生問:「老師,我自己看影片,做這個動作(雙腿坐姿前彎姿勢)一直覺得背很卡,請問我還要繼續做嗎?」 我問:「妳為什麼想做這個動作?」 [More...]
向來真實就不是那麼討喜,所以大部份的人都不喜歡聽到實話,也不喜歡說出實話。「忠言逆耳」,真實的話確實不好聽,但也唯有真實才能引領我們想去的地方。怎麼說呢?不喜歡實話的人,便會想盡辦法使用華麗的辭藻掩蓋,想像道路上蓋滿了鮮豔的花朵,和飽滿的綠油草坪,還能看見原本道路的樣子嗎?還看得見那裡有幾條岔路嗎?在瑜珈課程裡,我們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經驗。做到某一個動作時,當下可能會覺得很卡、很奇怪,甚至覺得困難,但是,往往因為有了「我在上瑜珈課」的念頭影響,無形中便會勉強自己做到那樣的動作,當然,我們可以說「瑜珈就是要練習勇於嘗試」、「就是要練習堅毅的態度」、「就是要練習不輕易放棄」,然而,在這個概念下,試著問問自己:「我真的『真實的』想要練習勇於嘗試、堅毅和不放棄嗎?」還是,事實上只是覺得:「因為沒做到動作就等於做不好」、「因為沒做到動作就好像沒有完成一堂瑜珈課」,甚至是:「別人都做得到,如果我做不到這個動作覺得很丟臉耶」。 或許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還有過一種經驗。明明我自己「感覺到不舒服」,可是我卻「佯裝自己還好啊」;明明我自己覺得「再這樣下去會崩潰」,可是我卻「咬牙硬撐下去」;明明我自己「開心到要飛起來」,可是我卻「假裝鎮定」;明明我自己「為自己感到驕傲」,可是我卻必須「展現出謙虛」。不管那些所謂的正面或負面感受,我們經常習慣於隱藏,總是表現出違背自己真實感受的樣子。有沒有想過,為什麼?是礙於社會角色?社會形象?還是社會價值觀?抑或只是害怕別人看見自己真正的樣貌? [More...]
通常在會館上課,我不太會在課前講一些所謂的「瑜珈哲學」,一方面時間有限,另方面學生總是來來去去,我也不願佔用大家的「運動」時間。 這一天,我看著台下有一半以上的學生都是熟悉面孔,突然間心血來潮問道: [More...]